新闻动态
中心架构
列表详情
兰州大学在西藏首建自治区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更新时间:2024-01-19 | 编辑:兰州大学科学观测台站管理中心

       为高质量培养人才、建设创新研究基地、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兰州大学在西藏自治区首建“察隅季风通道多圈层变化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察隅站)日前已获批准。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于近日下发了《关于批准建设2024年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基地的通知》(藏科发〔2024〕3号)。

       察隅拥有典型的海洋型冰川,气候和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是开展强季风影响下冰川、河流和森林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与多圈层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的理想区域,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该区域进行长期的科学监测研究,可完善我国的多圈层监测体系,为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气候、冰川、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察隅站的总体定位为: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气候、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填补青藏高原南缘印度季风通道多圈层科学数据空白,提升第三极多圈层综合观测和研究的水平,系统揭示察隅季风通道冰川、河流、湖泊、森林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多圈层相互作用机理,为解决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和西藏区域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观测研究支撑,为亚洲水塔安全、碳中和国家重大目标实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带动地方多层次科学教育,为提高区域国民素养做贡献。最终致力于建成青藏高原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国家级平台、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普教育和研学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跨境民族文化交流基地。

       察隅站聚焦4个研究方向,包括冰川变化与水塔安全、冰川与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季风通道大气运动与物质输送以及生态系统演变与气候变化。研究站拥有一支高学术水平、野外经验丰富的观测研究团队,包括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4名。科研人员在正式建站之前已从2011年起在察隅河流域开展气象、冰川和湖泊变化观测,已积累了10余年的宝贵数据。2023年在察隅河流域1500m到5000m的不同海拔高度处新布设22个降水和气温观测设备,构建了流域降水和气温观测网,为揭示季风通道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研究团队基于这些观测数据揭示了藏东南地区冰川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机制,成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察隅站的建设完善了青藏高原多圈层监测体系,可积极推进第二次青藏科考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助力西藏自治区的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服务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未来,察隅站将在西藏自治区的关心和支持下,依托长期定位观测在高水平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新的突破,为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news.lzu.edu.cn/c/202401/108434.html

 

新闻动态
更多>>
列表详情
兰州大学在西藏首建自治区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更新时间:2024-01-19| 编辑:兰州大学科学观测台站管理中心

       为高质量培养人才、建设创新研究基地、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兰州大学在西藏自治区首建“察隅季风通道多圈层变化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察隅站)日前已获批准。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于近日下发了《关于批准建设2024年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基地的通知》(藏科发〔2024〕3号)。

       察隅拥有典型的海洋型冰川,气候和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是开展强季风影响下冰川、河流和森林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与多圈层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的理想区域,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该区域进行长期的科学监测研究,可完善我国的多圈层监测体系,为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气候、冰川、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察隅站的总体定位为: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气候、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填补青藏高原南缘印度季风通道多圈层科学数据空白,提升第三极多圈层综合观测和研究的水平,系统揭示察隅季风通道冰川、河流、湖泊、森林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多圈层相互作用机理,为解决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和西藏区域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观测研究支撑,为亚洲水塔安全、碳中和国家重大目标实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带动地方多层次科学教育,为提高区域国民素养做贡献。最终致力于建成青藏高原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国家级平台、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普教育和研学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跨境民族文化交流基地。

       察隅站聚焦4个研究方向,包括冰川变化与水塔安全、冰川与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季风通道大气运动与物质输送以及生态系统演变与气候变化。研究站拥有一支高学术水平、野外经验丰富的观测研究团队,包括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4名。科研人员在正式建站之前已从2011年起在察隅河流域开展气象、冰川和湖泊变化观测,已积累了10余年的宝贵数据。2023年在察隅河流域1500m到5000m的不同海拔高度处新布设22个降水和气温观测设备,构建了流域降水和气温观测网,为揭示季风通道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研究团队基于这些观测数据揭示了藏东南地区冰川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机制,成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察隅站的建设完善了青藏高原多圈层监测体系,可积极推进第二次青藏科考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助力西藏自治区的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服务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未来,察隅站将在西藏自治区的关心和支持下,依托长期定位观测在高水平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新的突破,为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news.lzu.edu.cn/c/202401/108434.html

 

中心架构